珠三角頻出電子商務新政 港企紛“觸電”拓內銷
來源:廣州市外經貿局網站 發(fā)布時間:2013年09月26日

據報道,近期珠三角多個地級市頻出電商發(fā)展新政,寄望“隨時、隨地、隨心”的電商服務支持經濟轉型升級。港商協會相關負責人稱,目前近4成在莞內銷港企均已“觸電”(接觸電商),電商的便捷性令港企大幅降低近7成內銷支出的同時,亦降低運輸和門店儲存成本。而專家認為,玩具等廉價產品內銷可拓寬渠道,通過電商發(fā)揚“香港制造”優(yōu)勢;但數碼等價格相對昂貴的產品應側重設門店樹立品牌。

珠三角眾多地級市近期加快電商建設步驟,佛山、中山及廣州等市近期密集出臺地方電商發(fā)展規(guī)劃,旨在依托全系列電子商務產品體系優(yōu)勢,服務實體經濟、支持珠三角加工貿易企業(yè)轉型拓內銷。作為珠三角加工貿易先行地,聚集廣東逾6成港企的東莞,亦于日前出臺推動電商發(fā)展實施方案,建設專業(yè)性電商交易平臺,并支持服裝鞋帽、玩具和五金模具等港企重點行業(yè)“觸電”拓內銷。

電子商務年增逾兩成

據東莞市外經貿局提供數據顯示,2012年全市電子商務交易額已超過1800億元,年增長幅度高達20%;得益于此,外企內銷金額從不足1400億元猛增至逾2500億元,增幅近一倍。東莞外經貿局副局長蔡康亦告訴香港《大公報》,政府采用“虛實結合”策略,除幫助沃爾瑪和家樂福等大型超市直接與企業(yè)牽手外,還通過搭建在線博覽會、開通如加博會等系列官方性質電商平臺,在線線下助力港企打通內銷途徑。

港企靠觸電敗部復活

“與傳統(tǒng)開門店鋪相比,利用電商平臺拓內銷優(yōu)勢明顯,成為港企拓內銷首選。”東莞外商投資企業(yè)協會常務副會長黃日榮告訴香港《大公報》,目前近4成內銷港企均已“試水”電商,透過在線平臺大幅降低近7成鋪租和人工等支出,減少運輸和門店儲存成本,并將銷售覆蓋面和影響力迅速擴大至整個內地。再加上目前珠三角電商業(yè)務繁榮,企業(yè)可通過業(yè)務外包模式,避免因不懂電商操作而出現維護困難等問題。

曾經在開拓內銷市場的過程中“敗走麥城”的港資樂域光電有限公司,因“觸電”而重返內地市場。公司總裁勞應海告訴記者,目前企業(yè)已在多個電商平臺開鋪,日瀏覽量破萬,產品暢銷廣東及內地其他省市。得益于此,內銷比例已大幅增加到4成以上,成為公司銷售增長新亮點。

數碼產品仍靠門市銷售

但電商并非港企內銷無所不能的“利器”。廣東社科院區(qū)域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指出,目前內地電商市場僅服飾、玩具和家居用品等相對廉價產品銷售火爆,消費者對高檔電子數碼和較昂貴的家具等產品仍需到實體店親身體驗過后才放心購買。故丁力認為港企應按梯度“觸電”,如玩具等廉價產品可在電商領域發(fā)揮“香港制造”和與顧客溝通便捷性等優(yōu)勢,保質的同時切合內地需求;而高檔電子數碼產品則仍應著重開設門市,對品牌進行建立和推廣,電商平臺則可作輔助,完善售后服務等“軟肋”。

本文鏈接:http://www.roshiq.com/Article/20130926/1888.html 點擊復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