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經濟溫和復蘇,國際貿易有所回暖,國內經濟穩(wěn)中向好。24日,記者從廣州海關獲悉,2017年,廣州市外貿進出口總值達9714.4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長13.7%,占同期全省外貿總值的14.3%。其中,出口5792.2億元,增長12.3%,占全省出口總值的13.7%;進口3922.2億元,增長16%,占全省進口總值的15.1%。
進出口穩(wěn)增長的背后是,外貿新動能成為重要推動力。去年監(jiān)管跨境電商進出口貨物2.2億票、總值21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7%、36%,繼續(xù)穩(wěn)居全國首位。國家級市場采購試點落戶花都,年內拉動廣州出口647億元。保稅融資租賃飛機進口23架,價值125億元,增長1.3倍。平行進口汽車到港量突破1萬輛,南沙汽車碼頭已成為全國第二大汽車平行進口口岸……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經貿研究中心主任陳萬靈認為,廣州利用千年商都的貿易基礎,發(fā)展外貿新動能、新業(yè)態(tài),不僅帶動珠三角制造業(yè)轉型升級,還能實現對外貿易的改革創(chuàng)新,加快優(yōu)質“廣貨”走向全球各地。
一般貿易、保稅物流進出口比重提升
廣州海關數據顯示,去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廣州市外貿進出口分別增長31.3%和30.3%,增速大幅領先于全國和全省。第三季度進出口整體同比下降,進入第四季度后,外貿形勢有所好轉,進出口重新恢復增長,但2.1%的增速與上半年相比明顯趨緩。
去年,廣州市一般貿易進出口4390.5億元,增長17%,占同期廣州市外貿進出口總值的45.2%,比重比2016年提升1.3個百分點;加工貿易進出口2738.3億元,微降0.7%,占28.2%,比2016年下降4.1個百分點;保稅物流進出口791.9億元,增長14.2%,占8.2%,比2016年提升0.1個百分點。
“加工貿易多指來料加工、來件加工等貿易方式,這是傳統(tǒng)外貿的主要組成部分,傳統(tǒng)外貿比重降低,一般貿易比重上升體現出外貿結構優(yōu)化調整的良好趨勢。”陳萬靈說。
值得留意的是,去年外貿數據中,民營企業(yè)進出口快速增長,規(guī)模逼近外商投資企業(yè)。據海關統(tǒng)計,去年,廣州市外商投資企業(yè)進出口4141.5億元,增長4.6%,占廣州市進出口總值的42.6%,比重比2016年下降3.7個百分點;民營企業(yè)進出口4053.3億元,規(guī)模與外商投資企業(yè)已相當接近,增長26.9%,占41.7%,比重比2016年提升4.3個百分點。同期,國有企業(yè)進出口1440.2億元,增長5.4%,占廣州市進出口總值的14.8%。
廣州海關分析,以目前增長勢頭,2018年民營企業(yè)進出口規(guī)模很可能將超越外商投資企業(yè)。
機電產品出口保持較快增長
在出口產品方面,去年,廣州市出口機電產品2983億元,增長11.1%,占同期廣州市出口總值51.5%,其中,電器及電子產品1037.5億元,增長8.9%;機械設備655億元,增長10.4%。高新技術產品(與機電產品有交叉)出口993.2億元,增長6.9%,占廣州出口總值的17.1%。傳統(tǒng)7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1772.9億元,增長19.9%,占30.6%,除家具進出口增長8.3%以外,其余6類商品均實現2位數以上增長,其中鞋類和玩具出口增幅超過三成。
海關統(tǒng)計發(fā)現,去年廣州外貿進口以機電產品和農產品為主,整車、飛機進口實現大幅增長。去年,廣州市進口機電產品1720.6億元,增長17%,占同期廣州市進口總值的43.9%。細項商品中,進口汽車整車5963輛,增長14.2%,價值17.5億元,增長40.8%;進口飛機37架,比去年同期增加15架,價值161.6億元,增長1.3倍;進口渦輪發(fā)動機51臺,比去年同期增加2臺,價值35.4億元,增長29.6%。
廣州與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均保持兩位數增長的同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依舊較快增長。海關數據顯示,去年,廣州對歐盟進出口1448億元,增長22.8%;對美國進出口1246.1億元,增長11.1%;對東盟進出口1239.6億元,增長20.1%;對日本進出口933.3億元,增長10.7%;4者合計占同期廣州市進出口總值的50.1%。
同期,對非洲進出口873.6億元,增長14.7%;對韓國進出口584億元,增長13.7%。對“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進出口保持較快增長,其中對沙特阿拉伯增長53.6%、對俄羅斯增長33.6%、對孟加拉國增長38.2%。
■特寫
廣州外貿新動能成重要推動力
全國每10張保稅進口貨物單
就有1張出自廣州
夜幕降臨,廣州南沙區(qū)的保稅區(qū)里燈火通明。不斷有物流車將化妝品、保健品等各類進口商品裝載運走。得益于廣州跨境電商業(yè)務火熱發(fā)展,卓志供應鏈的業(yè)務增長迅猛,并加快全球布局。
“2017年雙11,我們全天保稅進口單量達到2000萬單,是2016年1.5倍;全年的單量是2016年的4倍,各項數據實現翻倍增長。”卓志跨境電商業(yè)務CEO李金玲表示,全國每10張保稅進口貨物單就有1張出自廣州。
據廣州海關統(tǒng)計,外貿新動能越發(fā)扮演重要角色。南沙海港、機場空港“雙引擎”驅動,跨境電商監(jiān)管“廣州模式”日益形成,年監(jiān)管跨境電商進出口貨物2.2億票、總值21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7%、36%,繼續(xù)穩(wěn)居全國首位。
視野從南向北,在廣州花都,貨物出口基本進入讀秒時代。
“我們采用市場采購的報關模式,幾秒鐘就可以輕松完成海關申報手續(xù)。公司在廣州花都申報,在廣州南沙、汕頭出口,每個貨柜降低運輸成本75元。一年下來光運費就節(jié)省了12萬元,全年出口1655個集裝箱、貨值9725萬美元?!眹壹墶笆袌霾少彙辟Q易方式落戶廣州花都以來,廣州妮偶貿易有限公司報關負責人感受到了這一改革的“紅利”。
去年3月6日,外貿新業(yè)態(tài)“市場采購”在廣州花都試點啟動。同日,在花都國際貿易綜合服務中心辦事大廳,商務、海關、檢驗檢疫、國稅等部門進駐辦公,為市場采購貿易各經營主體提供行政審批、注冊備案、政策咨詢等“一站式”政務服務,為企業(yè)提供快捷高效政務服務。
據統(tǒng)計,自花都市場采購貿易試點工作正式啟動以來,花都試點年內拉動廣州出口647億元,拉動廣州海關關區(qū)(含多個地市)累計出口815.1億元,出口規(guī)模位列全國8個試點城市的第二位。
通過海關和地方政府各部門積極配合,形成了“花都申報,多口岸接單”“花都申報,異地轉關”模式,推動市場采購監(jiān)管方式試點在全省順利復制推廣,進出口岸已擴展至全國33個口岸現場,為廣州乃至廣東出口外貿增長增添了新動力。
全媒體記者 朱偉良 蘇力 通訊員 關悅